您当前位置: 非公经济
玉溪澄江:市工商联连续两次获评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
2024-03-27 16:34:45

近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公布2022-2023 年度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认定名单,澄江市工商业联合会入选,这也是澄江市工商联获得2020-2021 年度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认定后连续两次获得该项荣誉。

工商联“五好”是指“政治引领好、队伍建设好、商会发展好、作用发挥好、工作保障好”,强化县级工商联主体作用和创新示范引领作用,是对工商联工作的全面考核。全国工商联每两年开展一次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评选工作,通过自下而上逐级推荐,省级工商联审核把关,全国工商联组织复审、认定。

近年来,澄江市工商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上级工商联决策部署,坚持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方针,坚持政治建会、团结立会、服务兴会、改革强会总要求,坚持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紧扣“两个健康”主题,把创建“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工作纳入重点任务,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扎实履行主责主业,有效凝聚发展合力,团结带领全市商会组织和民营企业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履职尽责、彰显作为。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一批政治可靠、年富力强,企业经营好、社会贡献大、热爱工商联事业的企业家吸收进入工商联组织。创建命名澄江自然博物馆、寒武纪小镇、马房村等3家单位为第一批“澄江市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基地”,3个点位均并被玉溪市委统战部、玉溪市工商联认定为玉溪市级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精品路线。依托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和省、市组织的培训、座谈会等方式,组织企业家分批次参加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培训班,引领民营经济人士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凝心聚力谋发展。2023年,全市创建现代农业县级基地320个,认定市级基地36个,推荐省级基地3个,获评“绿色云品”3个,认证“三品一标”7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4户,培育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户、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0户。

积极发展会员,强化队伍建设。高度重视会员发展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会员入退会办法和联系服务管理制度,健全会员档案和台账,对会员实行动态管理,将一批长期不参加活动的会员及重复统计的会员进行了排查清理。全市实有经营主体 29114 户,其中,企业 4230户,个体工商户 24602 户,“四上企业”153 户。截至2023年12月,市工商联会员总数为2398个,其中:企业会员341个,团体会员6个,个人会员2051个,近两年会员数量年均增长达到11.59%。2023年,澄江市工商联被省工商联认定为第十三届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第一批“五好”县级工商联。

培育基层商会,发挥商会作用。把培育和发展基层商会作为组织建设的重点,按照全国工商联商会建设“六有”建设标准,在全市6个镇(街道)成立了镇(街道)商会,覆盖率100%。围绕“四好”商会建设标准,加强商会规范化建设,引导商会组织争做政治引领好、队伍建设好、服务发展好、自律规范好的典范,积极争创全国、省、玉溪市“四好”商会。凤麓街道商会率先成立党组织,加强与个私协会、旅游协会、餐饮协会的联系,联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主题党日等活动。

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发挥助手作用。 一是参政议政重实效。优化队伍结构,加强对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代表人士的教育培养和推荐。目前,全市有3名民营经济人士担任玉溪市六届人大代表、4名代表人士担任政协玉溪市六届委员会委员、4名代表人士担任澄江市二届人大代表,14名代表人士担任政协澄江市二届委员会委员、7名民营经济人士担任玉溪市工商联第六次代表大会执委、2名民营经济人士担任云南省工商联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执委。向市政协二届一次、二次会议提交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稳增长、打造文旅特色品牌、民企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提案23件,其中《关于重视民营企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南北大道项目建设的建议》分别被列为2022年、2023重点提案。二是融资破解出实招。举办银企对接会、金融服务会、民营企业推介会8场,发挥云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融资作用,动员130户企业完成注册,发布融资需求14户,获得银行授信1.19亿元,发放贷款金额3064.26万元;三年来,累计完成创业担保贷款170户,发放贷款金额2870万元,带动就业679人。三是惠企政策促发展。深入实施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深化市级领导挂包联系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机制,政务服务、便利纳税等指标居玉溪前列。持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推进“交地即开工”审批模式改革,星宗安消防项目实现“四证联发”。积极推进经营主体倍增计划,净增经营主体5162户,新增“四上”企业27户。深入实施“梧桐树工程”,开展“解疑释惑,服务企业”走访调研企业100余户,送政策、听建议、访需求、解困难,服务企业环节进一步前移,全力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通过微信群、公众号向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合作社及非公经济人士转发中央、省、玉溪市关于惠企及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文件共40余个,发放《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简编》等政策汇编书籍共100余本,让广大民营企业及非公经济人士了解政策,用好用活政策,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四是注重创新建平台。2023年,组织民营企业参加人才招聘会4期,为民营企业解决用工问题。通过“法律三进”“普法强基补短板”等专题培训,举办法治专题讲座10次。2022年,圆满完成玉溪市首例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澄江合规改革案例作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激发街镇商会活力,构建政府+商会+企业服务新模式”“协同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两项工作被玉溪市营商办作为“重点宣传内容”在全市进行宣传。

弘扬光彩精神,以实际行动彰显民营企业家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引导推动和平台搭建作用,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争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典范。将“万企兴万村”行动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充分调动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意愿,广泛发动民营企业深度参与乡村振兴,积极引导57家民营企业通过产业引领、企村联建、就业带动、消费拉动、品牌赋能、回报家乡等形式助力乡村振兴。2016年以来,广大民营企业通过“万企帮万村”和“万企兴万村”行动,共捐资捐物2190余万元,助力全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2023年,澄江绿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右所镇小湾村被云南省工商联推荐参加全国“万企兴万村”典型企业和典型村评选。

(供稿  朱文龙)

编辑:杨宇峰
关闭
玉溪市委统战部版权所有
制作单位: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