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非公经济
通海县工商联荣获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荣誉称号
2024-04-25 15:57:27

通海县工商联在继被认定为云南省“五好”县级工商联后,再次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认定为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

自2022年换届以后,通海县工商联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省市工商联、县委统战部的大力指导下,在新一届班子成员的带领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和工商联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民营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政府管理和服务非公经济的助手作用,主动适应新形势,落实新要求,积极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强化政治引领、拓宽服务领域、狠抓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工商联组织凝聚力、影响力和执行力,在服务全县民营经济人士,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做好了工商联的文章,彰显了自身的能力和特色,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立足政治引领发力,坚持党的领导。扎实推进工商联队伍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政府和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强化民营经济人士价值观引领。积极深入民营企业,与民营经济人士谈心交心,了解跟踪民营经济人士思想动态和意见诉求,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引导民营经济人士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法治观、事业观、财富观。开展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到乡镇(街道)商会宣讲3次;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挂牌成立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基地,并组织新一届执委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推动民营企业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2022年以来,执委企业、会员企业众志成城捐款捐物全力抗疫,共捐款捐物200余万元;穆光公司、方圆工贸公司持续坚持慰问和帮扶贫困家庭,两年来共捐赠爱心款300余万元。

二是立足“桥梁功能”,优化服务平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工商联工作的生命力。通海县工商联始终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第一要务。积极建言献策。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大背景下,每年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和民营企业发展现状,通过大量走访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形成《当前我县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通海县促进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成长工作情况》《通海县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民营企业合规管理情况》《通海县民营企业领域标准化建设情况》《民营企业家在市场主体倍增中作用发挥》等10余篇调研报告。畅通沟通渠道。工商联以执委会等会议和活动为平台,邀请相关部门领导与企业家面对面交流,积极回应企业家的诉求,千方百计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民营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着力帮助民营经济代表人士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积极反映社情民意,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和社会事务。在每年的政协会上,工商联界委员积极发展意见建议提交提案,近两年共提交提案10余件,其中《关于通海县银制工艺品产业发展的建议》被列为优秀提案。搭建金融服务平台。与建设银行共同开展“金融进民企”“普惠金融进商会”活动,举办银企座谈会4次;引导全县173户有融资需求的民营企业在“融信服”平台注册,全方位的助力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问题。助力创新促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云南通海方圆工贸有限公司、云南通变电器有限公司连续十一年入选云南省非公企业100强,云南穆光工贸有限公司连续四年入选云南省非公企业100强。

三是立足基层商会建设,队伍不断壮大。以“四会”建设为总体要求,以培育“四好”商会为载体,切实履行工商联指导、引导、服务商会职能,加强和改进对基层商会组织的指导、引导和服务。坚持重心向基层下移,分批督促指导未登记的乡镇街道商会完成换届。换届后全县基层商会在新一届班子带领下在服务会员上都实现了创新突破,河西商会、纳古商会在疫情期间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纳古商会创新服务载体,带领会员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市场。截至2023年年底,全县9个乡镇(街道)全部完成换届,目前,全县共有行业协会4个,乡镇街道商会9个,发展工商联会员1355名,其中:企业会员340名,个人会员1002名,团体会员13名。

新形势赋予新使命,通海县工商联将以巩固提升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创建成果为主线,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水平,确保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助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供稿:通海县工商联)

编辑:杨宇峰
关闭
玉溪市委统战部版权所有
制作单位: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