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工商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的重要论断,携手易门县检察院开展“同心护企”品牌共建,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措施,为促进“两个健康”保驾护航。
横向联动,建立协作配合机制。持续落实《关于建立服务民营经济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和《完善检察机关与工商联沟通联系工作机制》,组建1个“同心护企”小组,搭建1个会商沟通平台,构建“护企联络员”和“12309”信息共享2个联络渠道,形成联系N户经营主体全覆盖的“1+1+2+N”机制体系。建立健全工商联与检察机关沟通联系,是合力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务实之策,是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之举,取得了1+1>2的效果。工商联工作人员、民营企业家等担任特约检察员,通过参与业务研讨、公开听证等方式,搭建好检察机关与民营企业之间的诉求传递、反馈渠道,组织企业家参加涉企案件公开听证会2场次。组织企业家20人次参加“检察护企”开放日活动,并以座谈形式,听取民营企业家们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共话企业发展,让民营企业家代表零距离感受和了解检察工作。
精准助力,提供优质法治服务。注重倾听企业诉求,有针对性地与县检察院走访调研企业,了解企业的司法需求。联合县检察院,建立民营企业协商会议制度,共帮助解决困难13个。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财产权、经营权等合法权益。帮助民营企业出具公司及法人无犯罪记录相关证明。共同为民营企业提供法律咨询与援助服务8次。健全涉企案件提前介入机制,促进从源头上减少“挂案”产生。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针对涉企案件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的控告申诉,控告申诉部门依法受理,并及时作出处理,切实做到“事事有接待、件件有答复”。
风险预警,助力企业规范经营。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制定《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实施办法》,成立第三方机制管委会,针对民营企业在管理上的漏洞和经营不规范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找准管理风险点和制度缺陷,及时向22户民营企业提出对策建议。每年为10户民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针对企业在财务监管、劳动用工、公司治理等方面存在的刑事法律风险,为民营企业家提供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服务,努力让民营企业自身强健、行稳致远。组织120余家商会及会员企业在线参加“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专题培训”等活动,引导全县民营企业加强管理、合法经营、健康发展。
加强宣传,优化营商促发展。县工商联高质量推进“法律三进”(法律进企业、进商会、进工商联机关)活动13场,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结合“普法强基补短板”普法宣传活动、“世界知识产权日”等,聚焦社会热点及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联合县检察院开展企业走访活动,深入企业进行普法宣传或“一对一”专题咨询。通过问需于企、送法上门座谈、走访等形式,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谈,详细了解企业经营发展情况以及涉法问题,帮助企业明确法律红线和风险,并引导民营企业进一步坚定法治信心,强化法治思维,提升“依法治企”水平,努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