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胞之家”是基层侨联组织联系和服务广大侨界群众、推动侨联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为更好地推动侨联工作开展,通海县侨联河西镇大回村侨联小组积极谋划,持续提升“侨胞之家”阵地建设和服务效能。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推进工作落实。大回村侨联小组在侨胞之家建设初期,成立侨胞之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建设内容进行任务分工,明确相关责任,分组研究制度建设,设计展示主题内容,收集整理相关历史资料,修缮场所,完善“侨胞之家”基础硬件设施。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侨联章程、侨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历史沿革、马帮文化、海外交往等方面内容进行展示。
二是加强侨法宣传,积极为侨服务。大回村侨联小组定期在侨胞之家组织干部群众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各级关于侨务工作的会议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不断增强侨联干部和侨界群众对侨务工作的认识,提升侨法的知晓率,营造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侨联小组根据侨界群众关心的涉侨问题开展交流座谈,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2021年至今,各级侨联组织共慰问大回村困难侨眷33人次,发放慰问金23000元;村两委、侨联小组自筹资金20余万元,常态化帮助困难侨眷,奖励优秀学生;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困难50余件,不断提升为侨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以“侨”搭桥,促进乡村振兴。大回村侨胞之家位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马家大院内,在发挥好侨联职能职责的同时,积极助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把侨文化与当地马帮文化、马帮历史故事巧妙融合,同步展示。侨胞之家作为基层侨联组织的阵地,也是当地对外展示的窗口,为社会各界人士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在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一步,通海县侨联将认真落实中国侨联《关于新时代加强基层侨联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省、市侨联组织的部署,在归侨侨眷集中地区打通为侨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搭建侨胞侨属活动、沟通、服务等方面的平台,努力提升基层为侨服务能力,打造归侨侨眷和各族群众团结共融的精神家园,实实在在为归侨侨眷排忧解难,进一步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