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门县采取三项措施,快速提升县医院的医疗业务技术水平,让更多的业务骨干下沉到基层,深入到群众中,用医术仁心解除患者病痛,让偏远山区的各族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更好的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了保障,极大地促进民族团结民心相通。
抓实学习宣传,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好氛围”。一是通过院内LED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等滚动播放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标语、玉溪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约等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深入开展。二是进一步提升、优化宣传阵地建设,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文化长廊,将长廊建成医院宣传民族团结政策及工作开展情况的重要窗口。三是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及科室理论学习的内容,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增进职工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认同的思想基础。
筑巢引凤助力业务提升,履职尽责满足健康需求。县医院为进一步提升诊疗业务,更好的满足各族群众的健康需求,自开展民族团结示范创建以来,持续落实了以下措施:一是完成了介入导管室、重症医学科及病理科建设,通过了急诊急救五大中心(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救治)、高血压达标中心评估验收;顺利通过了省级县级综合医院第二阶段提质达标评估验收;入选国家千县工程、云南百县工程建设单位;3个薄弱专科(临床营养科、精神科、眼科)建设项目通过省市评估验收;临床服务五大中心(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于2023年12月7日接受省级第一批“百县工程”临床服务“五大中心”现场验收。 二是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建立专家工作站5个,专科联盟9个,带动各专业学科同步发展。三是定期邀请省级专家到医院坐诊及手术,提升医院的诊疗服务能力。每月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医院新闻、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外聘专家来诊信息,让患者享受到省级的优质医疗资源,解决患者找专家难的问题。
开展医疗服务“三进”,促进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易门县人民医院全面融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努力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健康义诊暖人心”的和谐氛围。2023年,共组织医务人员219人次到龙泉、小街、铜厂、浦贝、十街、六街、绿汁7个乡镇卫生院和8个社区村委会开展各种培训、义诊宣传活动28次。为群众免费提供健康宣传、诊疗及B超、心电图、量血压、测血糖、中医、五官科、内科、外科等相关检查,服务群众279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380册,免费发放价值14700元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