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民族宗教
玉溪澄江:凤麓街道聚焦“五个维度”打造互嵌式和美家园
2024-06-11 14:55:07

凤麓街道是澄江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4万余人,有汉、回、彝、白、哈尼等26个民族。街道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有机结合,优化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从空间、经济、社会、心理、文化五个维度着手,积极推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

聚焦空间互嵌,打造共居共享的和美家园。一是打造完整社区,把牢居民共居融通点。规划推动辖区社区从“单一”向“完整”转变,建设营养均衡、便民实惠的新时代老年幸福食堂,实施廉租房、公租房、老旧小区改造,安装智能门禁、健身器材、便民服务站、充电桩等便民服务设施。推进智能化服务,通过澄江共治通APP共采集各类事件178件,办结率99%,建强物业公司党支部,切实为居民提供优质实惠的物业服务,形成了各族群众大融居的社会生活空间结构。二是打造宜居城市,提升居民共居幸福值。在老城区规划建设工作中综合考虑民族元素和现代风格,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推动小区、楼群、楼栋、单元嵌入式居住,着力构建“互嵌式”共住共居生活空间。持续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十乱”整治,严厉打击违规违建等乱象,市容市貌更加靓丽。

聚焦经济互嵌,打造共事共赢的富裕家园。一是盘活资源携手迈向共同富裕。依托市场化的手段、政策性的支持,盘活辖区资产资源,通过探索发展文体产业、集市经济、家政服务、房屋租赁等方式,为各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优化营商环境,落实经营主体倍增计划,与行业协会、商(协)会建立常态化联系,搜集筛选投资信息,全面推进项目招商、项目落地工作。立足资源禀赋,构建“企业+村集体+村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助力全市文旅升级,携手各族群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二是抓住关键激活发展原动力。找准联农带农利益联结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人均纯收入万元以下脱贫人口全面消除,对全街道脱贫户及三类监测对象开展返贫监测预警及动态帮扶工作。严格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发放贷免扶补、小额担保贷款、“雨露计划”。积极搭建平台,组织街道返乡农民工、土地流转区失地农民、城镇失业人员等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劳动者参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大型招聘会,组织就业困难群体开展竹编、网络直播、家政服务等各类技能培训,提高自主就业能力。坚持“就业+创业”双驱动和“扶上马+送一程”双助力来激发各族群众的发展内生动力,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聚焦社会互嵌,打造共治共建的平安家园。一是加强基层治理,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稳如泰山。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和矛盾纠纷处理协调机制,帮助群众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充分运用微信工作群、电子屏、服务大厅等线上线下法治宣传阵地,开展法律法规宣传,解答法律咨询。深化开展网格化管理、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各项工作,将隐患消除于未萌, 将风险化解于未然,有效提升了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二是以人民为中心,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不可破。调动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联盟成员单位能动性,提升“1+6+75+N”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效能,深入开展“仙湖民情大走访行动”,设置“民情格子铺”和“民情工作单”,收集民情民意;以社区党总支部、居委会、小区党支部、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为核心,以“书记会”“院坝会”“一家亲”“微心愿”为载体,全面推行“5+X”议事协商制度,畅通各族群众参与社区治理渠道;依托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平台资源,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社会组织积极协同、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联动服务模式,实现服务各族群众零距离,架起民族团结进步的“连心桥”。

聚焦心理互嵌,打造共学共创的示范家园。一是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滴灌。充分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职工例会,反复重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凤山小学、机关幼儿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系列教育,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课堂、进头脑;在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各社区服务窗口摆放民族团结图书资料,以“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宣传标语为主要内容,在人流量大的街头巷口打造宣传小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专题宣讲等宣传教育活动,促进各民族群众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二是坚持先锋带头、示范引领。把“道德模范”“和谐寺观教堂”“五好家庭”等评选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结合起来,深入挖掘、培育、选树和表扬一批先进典型,用先进典型激励人、感染人、鼓舞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展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使党员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带动身边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

聚焦文化互嵌,打造共生共融的和谐家园。一是以文化人,做好“交”文章。利用“文化+”的模式,打造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办公文化空间,开展中华经典诵读、中华文明礼仪、中华传统技艺教育,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阵地。二是和美与共,做好“融”文章。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文化展演交流活动,引导社区组织开展健康向上、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促进市民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同生共融”系列活动70余期,将民族团结融入活动中,让各族群众感受中华传统节日的喜庆与热闹氛围,亲身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各族文化相互交融、彼此欣赏,共建共有精神家园,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供稿 澄江统战部刘国曦、凤麓街道赵然然)

编辑:杨宇峰
关闭
玉溪市委统战部版权所有
制作单位: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